01.05.2019《中文“五毒散”洒“平等”毒素》
我从新闻中找不到这个“写信”的中六生的姓名。我无法确定写信的人是不是中六生。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,中文“五毒散”正在无所不用其极地炒作大学预科班的课题,巧妙地使用各种含糊的方法煽动华人的情绪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,这样的一封信,如果是中六生写的,这个中六生确实中文文句相当好,但是,中文好不表示逻辑一定不错,也不表示理据一定不错。
恰恰相反,这封信所要的“平等及有机会受高素质教育的权利”中的“平等权利”或“平等机会”,并不是马来西亚现实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,甚至不是世界上多数国家不论其贫富所必然具备的条件。(其实,“平等接受高素质教育的权利”和“平等接受高素质教育的机会”,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,今天就不细说了。)
作为主流报纸,却拿“平等”来大作文章,如果不是高编、主编愚蠢无知,就是心存邪恶,故意扰乱人心。
什么意思?
我意思就是,“人人生而平等”只是一个主观价值观,不是一个客观现象。人,从出生到成长生活,除了主观上的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是平等的,其他一切都不可能平等。而今这报纸竟假借一个中学生的名义,提出“平等”权利要求,是明知其不符合客观现实而故意炒作之?还是报纸自己也蠢到不晓得“平等”与“公平”之别?
现实生活中,就因为人人不平等,所以政府有责任去透过政策与法律,主导与促成各种“不平等但公平”的客观条件,而这种“不平等但公平”的客观条件,正是广大老百姓(不管哪个国家)所无任欢迎的。
薪水达不到某个水平,就无须缴税;超过了某个水平,反还加重税率!这平等吗?
开1300cc以下小型车,一年路税60元;开3000cc大型车(不论多么老旧,一样是可载5人),路税2000多元,增加30多倍!这平等吗?
一些人没上政府医院看病,有病的话是自己花钱去私人医院,但是每年交税让政府花大笔预算给公家医院、诊所,让其他公民免费或近乎免费看病拿药,这平等吗?
文明社会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其他很多很多“不平等”但大家都接受的事。
如果“平等”是必须的,那么,这些“不平等”的事都得废除?但是,天底下有哪个政府会干这种“平等”的蠢事,让全民去“平等”厮杀?
政府能做的,便是设法割掉某些人民的“得”,以补另一些人民的“失”,从而尽量达到公平的效果。
于是,几无例外,多数国家的政府,都会设法提供给乡村地区、边远地区、落后地区、贫穷阶层的子女一些特别的奖励、补助、保障,让他们能进入大城市里的好学校。最典型的普遍做法,就是“加分”或者“保障名额”(固打),让他们更容易“达标”,进入好学校。
这些奖励、补助、保障措施,对于大城市里的孩子来说,难道不是“不平等”吗?然而,它却是追求社会公平所必需的!何况,好学校多数在大城市里,在这方面,大城市的孩子恰恰又是占据了“不平等”中有利的一面。而其中的逻辑,是矛盾统一的。
马来西亚很多华校生,一路来也是自怨自艾受到不平等待遇。过去几十年里,他们之中很多都去了台湾深造。殊不知,台湾当地的学生对免费到他们的国立大学读书的众多“侨生”,是多么痛恨!想当年,台湾学生考入国立大学,是放鞭炮庆祝的,但是,眼看许多“成绩那么烂”的“侨生”竟然轻轻松松就占据了他们宝贵的学额,能不愤怒吗?
我当年就读台北市的国立台湾师范大学,学费全免,还有固定补助生活费,学校更提供免费的学生宿舍,睡到上课钟响前15分钟起床都还来得及,中午还可以再上床睡个午觉。但是,家在台北市的当地同学,却每天起早抹黑搭巴士往返学校与住家,中午没有地方午休,只能硬撑着。平等吗?
世事就是如此“不平等”。
然而,从“侨生”角度看,这很公平啊,因为“侨生”协助宣扬台湾的价值观,促进台湾在东南亚的影响力,乃至几十年后的“韩流”都可以在马新引起大轰动!
说回马来西亚。
这个国家本来就没有“平等”这回事。宪法里就不是人人平等的。从英殖民时代以来,所有政策也只是追求公平,不追求平等。任何一个族群,如果这个时候要讨“平等”,就是准备翻桌子的意思。
这就是为什么像中文“五毒散”这一类媒体,几十年来,尤其是1969年以来,就没有、也不敢讨“平等”。它们没要华人有“平等”的担任首相、州务大臣的权利,没要华文华语“平等”列为官方语文之一,等等。
它们很乖,为什么?因为我们各族群已经从历史中学习到,必须妥协,接受一种“不平等”的公平待遇,共同生活,至少是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再说。从ICERD被马来群众以数万甚至数十万之众示威反对的情况看,就可以知道,我们的国家最大的族群,连“种族歧视”都不愿意唾弃了,何况要他们唾弃“不平等”?
不愿意废除歧视当然不对。但是,你中文“五毒散”可曾指着他们斥责他们不对?你静静嘛。更糟的是,你反而回头唱衰想要废除种族歧视的政府嘛!
因此,当媒体自己不再讲、不敢讲“平等”的时候,却假借一个中六生大字标题贩售“平等”口号,这是多么虚伪与邪恶!
再说回预科班与中六。
从一些教育界人士的评论中,我发觉,其实预科班不论是土著名额或非土著名额都一直没填满,土著的空额尤其多。其次,中六STPM文凭受到国际承认,预科班成绩只能在国内使用,因此,成绩好的学生多选择读中六而舍预科。
上述无名“中六生”的信也印证这点,说预科班与中六的成绩差距很悬殊。这就形成另一种“公平”,即预科班虽然容易上大学,却反而不吃香。
至于预科班扩大名额是不是就一定挤掉中六生进入本地大学的机会,目前言之过早,至少教育部长不认为这样的结果会发生,还有待相关单位与各个大学去探讨录取办法。
退一万步说,假设将来本地大学真的蠢到都大规模录取成绩差的预科班生,而不要成绩好的中六生,到那个时候,好学生就会完全弃本地大学如敝履了,本地大学毕业生就更找不到工作了。“不平等”最终又“公平”了,不是吗?
所以,为什么要假借一个中六生的笔讨“平等”?那是多么的邪恶!多么的可恶!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