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August, 2022

华侨就是华人

  《华侨就是华人》 "华"字怎么解?本义是花朵,就是荣华美丽。炎黄民族立国,自称华夏,"夏"字怎么解?就是浩大鼎盛。  华夏这一美称,既指国,也指人,既是荣华的中央大国,也是繁花似锦的中央大族。  这个大国,今天称做中国,在国名称做中国之前,如果不以朝代名之,它就叫中华。民族是中华,国家也是中华,文化同样是中华,简称就叫"华"。  于是,如同华夏,华既指国,也指民,更指文化。洋人日人俄人"侵华反华"的华字,是中国;受苦受难的"华工华民"的华字,也是中国。华洋之辨,就是指中西文化之异。  离开了华夏,移居他地的中华儿女,就称华侨。华侨什么国籍?不一定,有没有国籍,都不一定,反正就是在华夏之外的华民。  1950年代起,世界进入资本主义对抗社会主义的大冷战格局,美英势力围堵中国,东南亚的华侨陷入困境。一方面,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表明没有外侵野心,广结善缘,宣告不承认双重国籍,并且呼吁海外华侨,入籍正在纷纷开始建国的侨居地;另一方面,在新建国家里入了籍的华侨领袖,为表示没有二心,挖空心思,生造了个新名词,"华人",以区别于华侨,教育华民华侨大众,入乡随俗,申请国籍。在马来亚,最热衷与积极于劝告华侨入籍改称华人的,就是马来亚华人公会,既是为了拉党员,更是为了拉选票。  我很感佩马来亚华人公会早年的先贤,他们当年把我叫做"华人",而不叫"马华人",把"马华"一词,留给了自己的党,做党的简称,要不然,我们今天就都得自称MC人或不知所云的Mahua人了。好险!  叫做华人,有什么好处?   好处就是继续是Chinese。华人是什么?Chinese,华侨是什么?Chinese;  加个前缀,Overseas Chinese,还是Chinese。从马来亚华人到马来西亚的华人,叫什么?不管是Chinese Malayan还是Chinese Malaysian,通通都还是Chinese!  今天,我们的马来西亚各种官方证件上,Race那一栏,填Chinese!  东南亚的华侨先辈,已经入了当地侨居国国籍的那些华侨先辈,太了不起了,华侨与华人的区分,字义只在自己族群圈子里有效,外人未必搞得懂。我们自己懂,叫华人,

侨团

Image
 《侨团》2022年8月16日 又见黄进发一副表面“义正辞严”却掩饰不了心底兴奋的模样。  他怎么能不兴奋呢?  日前中国大使莅临柔佛州,在柔佛州中华总会承办的交流晚宴上,舞台大幕出现“侨团”两字,让黄进发情不自禁地讥讽,“他们都拿红登记”!   “红登记”就是马来西亚的无国籍身份证,主要是大批"华人"拿的(如果要按黄进发的逻辑,他们恐怕还不可以称作华人咧),它代表一种耻辱,但不是用来骂人的词语,它是从马来亚到马来西亚,我们很多华人的上一代、上两代甚至以前三四代,总数可达百万计的华人移民所蒙受的不公不义烙印!如今,华人痛苦的烙印,竟然成了黄进发用来嘲讽人的词语!  嘿嘿!  “侨团”两字出现在晚宴大幕上的隔天,我也在另一个“名人”、本地网红、洪伟翔律师的直播中看到洪律师一副咬牙切齿的狰狞,呵呵,他的模样仿佛就要怒饮侨团血了。  我当然知道,他们这种夸张姿态,是为了表示他们多么高举“政治正确”的大旗。  原本,这种挥舞“政治正确”大旗,对华人"侨团"做出攻击的行为,应该是仇华美国人或极端马来人干的事,偏偏在我们这里,却是由一个自称“从小读中国四大名著、古文观止、战国策和金庸武侠小说”的华人政治学者,再加一个饱读数以千册中文书、同样学贯中西巫的华人律师来鸣鼓!奇!   在美国,少数民族里的这一类人,有个形容,叫做whiter than the Whites。  如果把大幕上欢迎中国大使的"侨团"文字翻译成英文,你想,美国人或马来人会有什么强烈的反应?  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s. So?  What's wrong with that?  他们会有点糊涂。  对于一个不懂中国近代史、不熟悉中国移民问题、尤其不懂中文的人来说,不管是Chinese in China, Chinese in Malaysia, local Chinese 还是 overseas Chinese,都是Chinese。这种把"民族"和"国民",不管是同一国还是不同国,甚至是无国籍的"红登记",都用同一个外文来表述、把不同含义都包容在内的现象,好像只有"有海水的地方就有"的Chinese一例。此所以当林冠英说 I am

逻辑

Image
 《华春莹的逻辑》2022年8月15日 昨晚深夜发觉,原来这个话题还没结束,在黄进发转发的许慧珊帖子下,还有他的粉儿在紧迫追问我,华春莹的逻辑通不通? 黄进发在转发帖里,得意地说,讥讽华春莹的许慧珊“一出手就一刀毙命”。呵呵,既然如此,我就来把道理说透,看看是不是用了拍戏的塑料刀。 这个事,不说透,人们就不可能稍微懂它一点,不仅是反中的黄尸美腿蟑螂不会懂、不愿懂,一般不反中甚至亲中的华人,也未必想得通,也可能会以为华姐用错了逻辑,就像反中朋友Su Wee得意地追着要我讨论"这个逻辑通不通"那样。其实,追问华姐逻辑通不通,是充分显示脑筋还不通。 我就先说结论: 华姐的逻辑当然通!  她用的这个逻辑,不但是就她说的事,通,别人反对她的,其实也是用着同一个逻辑来反对。许慧珊等人不就反问,新山也有很多日本料理店,新山是不是日本的?   呵呵,许慧珊不如台湾反中网民懂逻辑。台湾反中网民问的比较通:台北当地人也开很多家日本料理店,台湾是不是日本的? 华姐和台湾反中网民都在同一个平台上,一个说台湾人是山东、山西的味蕾,一个则说台湾人是日本人的味蕾。正反双方都用同一个逻辑,显然,这个逻辑既然双方共用,当然通!  剩下的问题,就看谁能说了算!我后面再论。 许慧珊的逻辑其实无厘头。她拿新山来说事,去对比华春莹说的台北。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理范围和对比对象。同样的逻辑当然可以借用,但是新山台北没有可比性,要比就得在新山里面比。来,比比看,卖Nasi lemak的是不是比日本料理多得多?甚至,比比看,卖鸡饭云吞面的是不是比卖日本食物的多得多? 我相信,只要去市面上,用华姐这个逻辑随便一对比,大家都会同意,日本立马从新山出局了。一个可以让日本从新山出局的逻辑,当然是一个“通”的逻辑! 在讥笑华姐的黄尸美腿蟑螂里,其实这几年来都在用这同一个逻辑,只不过,华姐是用于正面表述,说因为那样那样,所以“是”这样这样; 而黄尸美腿蟑螂全力"撑"的香港废青黑暴和台独日本人,则是负面表述,说因为这样这样,所以“不是”那样那样。 例如,黑暴废青怎么表述呢? 它们说,香港政治制度不同、官僚制度不同、粤语普通话不同、繁体简体文字不同、英国法律中国法律不同,等等等等不同,所以香港不属于中国,而属于英国美国!  看到了吗,就是用着同一个"逻辑"。 马来西亚人

味蕾

Image
《味蕾》2022年8月12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,日前发了一条个人推文,根据百度的台北市地图,算出总共有多少家山东饺子馆、多少家山西刀削面馆,从而幽默地说台湾人的味蕾不骗人,他们属于中国。 结果,没想到马来西亚的一大堆没脑的黄尸、美腿、慕洋狗、臭蟑螂,包括博士级的,都来蹭热闹,纷纷发帖挖苦华春莹,说什马来西亚有多少什么什么外国餐馆,马来西亚是不是外国的之类傻话。 没脑嘛!证明黄尸博士也没脑嘛! 你说中国是德国的好吗?为什么不呢?在中国,单一牌子的车子里,最多的是德国车! 你说中国也是美国的好吗?为什么不呢?在中国,单一品牌速食店最多的是麦当劳! 但是,是不是也可以说,美国是中国的?为什么不呢?美国人几乎都穿中国制造的衣服、鞋子、帽子嘛 !美国几乎每一户都在用着中国的各种制成品嘛! 黄尸、美腿、慕洋狗、臭蟑螂这样的类比思维是不是可笑咧!? 人家华姐是表示,台湾当地人的口味,有山东人、山西人的饮食习惯。而中国并没有什么山东、山西饮食业集团去台湾开这些餐馆,它们都是台湾当地人自己开的,是当地人的日常饮食。她据此认定台湾人是中国人,有其道理嘛! 真要反中,也得用点脑呀!台湾网民反驳华姐的话里,倒是有一些是有点道理的,他们说,台湾当地人也开很多日本料理店呀,所以台湾属于日本的! 这么说就对了,这正是台海冲突的关键问题:台湾人里,一些人认定自己是中国人,一些人觉得自己是日本人。认定自己是中国人的,比较爱吃中国餐;觉得自己是日本人的,哈日吃料理。华姐说,他们是中国人;日本人当然也可以说,他们是日本人。 就让中国人跟日本人,或者,让台湾岛上的中国人跟岛上的日本人,去决一胜负,甚至去决一死战也可以嘛! 它关马来西亚人什么鸟事呀?马来西亚人去蹭什么热闹呀?不蠢吗?这些黄尸、美腿、慕洋狗、臭蟑螂!你们蠢嘛!🤣🤣🤣🤣

老师

谈"老师"这尊称、浅论"教师奖"与师道,三帖 《老师》 写于2022年8月9日 我一般上不会因为有人称呼我“老师”而别扭,就像对那些我觉得他们懂得远比我多、做得远比我好的人,我也会毫不别扭尊称他们“老师“。 三人行尚且必有我师焉,何况每天交往的人常常不止数以十计,其中怎么可能会没有应该尊称一声"老师"的人?  当然,别人叫我一声“老师”,我也不是一概当之无愧,很多时候,我也谦辞,说“不敢当”。同理,我也不会胡乱称呼我的同学朋友为“老师”。不过,如果他或她已经是在学术界或某个领域卓有成就,有能力在课堂上给我讲课示范,那么,无论他们年龄多轻,我也会尊称他们“老师”。我不觉得别扭,我相信他们也不会觉得别扭。  尊称,是普世人际文化;尊上加尊,也同样是中国文化/中华文化;至于亲上加尊,就是中国的独有文化。中国文化,绝不直呼父母名字,称“父亲”还不够,有时候,还得称“父亲大人”。中国文化,除非骂人,不然也不直呼“你爸”,而是“令尊”,有时候,称呼“令尊”还不够礼貌,须再加两字,称“令尊大人”。  洋文化没尊称吗?笑话!  尊称一箩筐。远的不说,看看马来西亚统治者的正式尊称,相信很多人背三遍也未必记得住。至于那些YB们,不计美丑,不论善恶,一概YB称之,他们就心情愉悦了,不提名字都不以为忤。  即使在现代的法庭上,也不能直呼“Judge”,哪怕是小小的“Magistrate”,也不能直呼Magistrate,必须称Your Honor与My Lord。即使是在法庭之外,可以随便一点地称Judge xx,也须避免称Sir,更忌讳称Mr/Madam之类。但是,发觉到吗,人家那些洋洋洒洒的连串尊称,都是给位高权重的人! 尊卑文化,虽是人类普世的,却唯独中国文化的尊称,除了上面提到那种外加于权位的连串尊贵名堂之外,还有仅仅源自于血脉、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敬语,例如,伯叔姑姨都是,尤其更独特的,只有中国文化才有“师父”一词,亦师亦父。可见,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,不仅有普世的位阶高低的尊称,更有独有的仅仅重视亲疏分际、情感浓淡、才能高下的尊称。  所有先秦古籍引述先贤的话,其名字前面,必有“子”字,即现代称的“先生”、“老师”。哪怕那个“子”是一辈子穷困潦倒、没有一官半职,人们也是对他们照“子”不误。这就是中国独有的尊师文化,与地位富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