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.2.17《该不该英文教数理?》之二
“春风化雨”,语出《孟子》,是对为人师者最高的赞誉。化雨的春风,带来草木生长,万象更新;相反,不化雨的春风,大地就永远是沙漠。
70年代末、80年代初,我负笈台北就读师范大学的时候,得到台湾同学的带引,接触了美国电影,其中让我一辈子磨灭不了的记忆,就是一部以伦敦为故事背景的老电影,讲述某所一无是处的中学的新任黑人教师,如何从遭遇顽劣学生的作弄、忤逆、反抗到最终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,并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感人故事。
电影原名“To Sir, With Love”,男主角是美国第一个黑人影帝Sidney Poitier。我印象中,台北电影海报上的中文字就是《春风化雨》,但是,如今网上查到的则是《吾爱吾师》。反正,不管戏名换成什么,这部1967年拍的老电影,几乎是台湾师范生的“必修课”,没有如此立志,就别入此行。
别以为此电影的主题纯属乡愿伪善,不,它对师范大学同学振聋发聩的冲击,跟课堂上学习到的众多教育学派理论是相吻合的,浓缩起来,精义就是:没有不能教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。扩大言之,可说是“没有问题学生,只有问题老师”。
基于这样的教育理论、教育信念以及世界上众多杰出教育先辈的实践经验,来看“英文教数理”还是“华文教数理”或者“马来文教数理”、“淡米尔文教数理”,结论也就很明显:教不教得好,跟媒介语到底用的是英文、华文、马来文还是淡米尔文,没有必然的关系,而是跟老师会不会教有直接关系。当然,在教育行政权力过大的背景下,教育行政官员也属于“会不会教”的“老师”行列。因此,事理很清楚,争论点不应该在于什么语文才教得好,而在于什么样的老师才教得好。
你或许会问,既然什么语文都可以教得好,那为什么不用“母语”来教,要用英文?
对不起,在马来西亚,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,但是我知道很多很多马来西亚人都会问这个愚蠢的问题,所以我也不得不回答这个愚蠢的问题。
我从小就常常看到很多招牌上写着“打吗呷”三个字的修车厂,由于书本上从来没看过,始终觉得奇特。华人大概没有几个人不懂那是什么意思,但是,坦白说,我一直到成年很多年了,开车很多年了,都还不是太明白为什么敲打车身的修车手艺要叫做“打吗呷”。它是我们的母语吗?
“吗呷”就是mudguard的中文音译吧?但是,车身岂止挡泥板而已?如果“发动机盖”(引擎盖)也要修,那个“头手”就会说,是,bonnet也得打。你会跟头手提到“保险杆”吗?不会的,你会说“bomba”也坏了。头手当然懂得你说的是什么,尽管你跟那个没有上过几年学的头手一样,把bumper说成了bomba。
修了车身,转去轮胎店,请轮胎店的小学徒换胶胎。你和小学徒一样,一定是说换tyres。小学徒建议,顺便做做alignment吧,你说不用了,做balancing就好,他可能告诉你,不行了,absorbers坏了。他还提醒你,rims都受损了,要不要顺便换四个新式的sport-rims?你想一想,哇,太花钱了,还要准备去servicing,只好省着点。
我请华校老师们用标准“母语”来取代上文里的英文词,试试。
呵呵,就算你真的懂得说“轮胎”、“校准”、“平衡”、“避震器”、“轮辋”、“保养”,那个纯粹母语教育出来的小学徒,也不会全懂你在说什么,只好猜你是中国来的!这个时候,你听到“头手”用“母语”呼叫着小学徒:拿“士班那”来,拿“士姑鲁得来巴”来!........
这就是马来西亚的客观现实。所有从“母语”学校升不上中学的孩子,不论是华人、马来人、印度人,如果他们去当修车学徒、装饰店学徒、电工学徒、水喉工学徒、车床工学徒,总之不管什么学徒,他们几乎都不会知道他们每天所触碰的那些东西,“母语”怎么说的。他们搞不懂什么是公尺,什么是公分,什么是毫分。事实上,他们接触的那些受过高等“母语”教育的客户,也几乎不会懂得母语怎么说“tinted”,怎么说“alarm”,怎么说“LED”,怎么说“man-hole”,怎么说meter、cm、mm,等等等等。然后,在这样的环境下,你说我们的小孩子“绝对不可以用英文来学数理”?
意大利有一位医生兼教育家,Maria Tecla Artemisia Montessori(1870-1952),专门教育智力迟钝儿童,年纪轻轻就出任罗马国立心理矫正学校校长,证明她的方法非常成功。1907年,她在罗马一个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儿童之家,把她的方法应用于智力正常的儿童,也取得成功,后来开办了很多Montessori学校,她还在1922年在意大利政府里出任教育部高官。我举Maria Montessori的例子,是要强调,连智力迟钝的儿童都可以教好,何况一般正常儿童?只不过用英文教数理科,有那么大的问题吗?现在的幼孩,不必学习英文,就会要喝Hundred-Plus,就会上internet,就会问有没有wifi。这就是我们的客观环境。
你说,马来西亚情况不同,我们的教育部官员很烂、我们的师资不足,等等等等。拜托,那是成人的问题,不是小孩的问题;那是我们的问题,不是小孩的问题;那是老师的问题,不是学生的问题。既然是我们的问题,就由我们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,这是我们的责任,别耽误了小孩;这是为师者的事,别说不适合小孩。从小教,就从小会;从小不教,就从小不会。
是的,用英文学数理未必比用华文、用马来文、用淡米尔文学数理学得快、学得好。但是,就如同新加坡,马来西亚需要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具备共同语言的能力,来适应需要共同语言的环境,这是中国、台湾、香港不需要创造的,也是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不需要创造的,它们本来就有,但马来西亚现在没有,马来西亚需要有,马来西亚的小孩一踏出校门,就得进入不同语言的环境,就面对不同语言能力的要求,马来西亚的小孩需要从小学习。
任何教育,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群翱翔;差一点的,也要让孩子能集体驰骋。既不能飞也不能跑,那是遗憾。如果从小就囿于小圈子里、井底里,那是悲哀!请不要把悲哀的事当成民族传统吧。
“春风化雨”,语出《孟子》,是对为人师者最高的赞誉。化雨的春风,带来草木生长,万象更新;相反,不化雨的春风,大地就永远是沙漠。
70年代末、80年代初,我负笈台北就读师范大学的时候,得到台湾同学的带引,接触了美国电影,其中让我一辈子磨灭不了的记忆,就是一部以伦敦为故事背景的老电影,讲述某所一无是处的中学的新任黑人教师,如何从遭遇顽劣学生的作弄、忤逆、反抗到最终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,并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感人故事。
电影原名“To Sir, With Love”,男主角是美国第一个黑人影帝Sidney Poitier。我印象中,台北电影海报上的中文字就是《春风化雨》,但是,如今网上查到的则是《吾爱吾师》。反正,不管戏名换成什么,这部1967年拍的老电影,几乎是台湾师范生的“必修课”,没有如此立志,就别入此行。
别以为此电影的主题纯属乡愿伪善,不,它对师范大学同学振聋发聩的冲击,跟课堂上学习到的众多教育学派理论是相吻合的,浓缩起来,精义就是:没有不能教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。扩大言之,可说是“没有问题学生,只有问题老师”。
基于这样的教育理论、教育信念以及世界上众多杰出教育先辈的实践经验,来看“英文教数理”还是“华文教数理”或者“马来文教数理”、“淡米尔文教数理”,结论也就很明显:教不教得好,跟媒介语到底用的是英文、华文、马来文还是淡米尔文,没有必然的关系,而是跟老师会不会教有直接关系。当然,在教育行政权力过大的背景下,教育行政官员也属于“会不会教”的“老师”行列。因此,事理很清楚,争论点不应该在于什么语文才教得好,而在于什么样的老师才教得好。
你或许会问,既然什么语文都可以教得好,那为什么不用“母语”来教,要用英文?
对不起,在马来西亚,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,但是我知道很多很多马来西亚人都会问这个愚蠢的问题,所以我也不得不回答这个愚蠢的问题。
我从小就常常看到很多招牌上写着“打吗呷”三个字的修车厂,由于书本上从来没看过,始终觉得奇特。华人大概没有几个人不懂那是什么意思,但是,坦白说,我一直到成年很多年了,开车很多年了,都还不是太明白为什么敲打车身的修车手艺要叫做“打吗呷”。它是我们的母语吗?
“吗呷”就是mudguard的中文音译吧?但是,车身岂止挡泥板而已?如果“发动机盖”(引擎盖)也要修,那个“头手”就会说,是,bonnet也得打。你会跟头手提到“保险杆”吗?不会的,你会说“bomba”也坏了。头手当然懂得你说的是什么,尽管你跟那个没有上过几年学的头手一样,把bumper说成了bomba。
修了车身,转去轮胎店,请轮胎店的小学徒换胶胎。你和小学徒一样,一定是说换tyres。小学徒建议,顺便做做alignment吧,你说不用了,做balancing就好,他可能告诉你,不行了,absorbers坏了。他还提醒你,rims都受损了,要不要顺便换四个新式的sport-rims?你想一想,哇,太花钱了,还要准备去servicing,只好省着点。
我请华校老师们用标准“母语”来取代上文里的英文词,试试。
呵呵,就算你真的懂得说“轮胎”、“校准”、“平衡”、“避震器”、“轮辋”、“保养”,那个纯粹母语教育出来的小学徒,也不会全懂你在说什么,只好猜你是中国来的!这个时候,你听到“头手”用“母语”呼叫着小学徒:拿“士班那”来,拿“士姑鲁得来巴”来!........
这就是马来西亚的客观现实。所有从“母语”学校升不上中学的孩子,不论是华人、马来人、印度人,如果他们去当修车学徒、装饰店学徒、电工学徒、水喉工学徒、车床工学徒,总之不管什么学徒,他们几乎都不会知道他们每天所触碰的那些东西,“母语”怎么说的。他们搞不懂什么是公尺,什么是公分,什么是毫分。事实上,他们接触的那些受过高等“母语”教育的客户,也几乎不会懂得母语怎么说“tinted”,怎么说“alarm”,怎么说“LED”,怎么说“man-hole”,怎么说meter、cm、mm,等等等等。然后,在这样的环境下,你说我们的小孩子“绝对不可以用英文来学数理”?
意大利有一位医生兼教育家,Maria Tecla Artemisia Montessori(1870-1952),专门教育智力迟钝儿童,年纪轻轻就出任罗马国立心理矫正学校校长,证明她的方法非常成功。1907年,她在罗马一个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儿童之家,把她的方法应用于智力正常的儿童,也取得成功,后来开办了很多Montessori学校,她还在1922年在意大利政府里出任教育部高官。我举Maria Montessori的例子,是要强调,连智力迟钝的儿童都可以教好,何况一般正常儿童?只不过用英文教数理科,有那么大的问题吗?现在的幼孩,不必学习英文,就会要喝Hundred-Plus,就会上internet,就会问有没有wifi。这就是我们的客观环境。
你说,马来西亚情况不同,我们的教育部官员很烂、我们的师资不足,等等等等。拜托,那是成人的问题,不是小孩的问题;那是我们的问题,不是小孩的问题;那是老师的问题,不是学生的问题。既然是我们的问题,就由我们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,这是我们的责任,别耽误了小孩;这是为师者的事,别说不适合小孩。从小教,就从小会;从小不教,就从小不会。
是的,用英文学数理未必比用华文、用马来文、用淡米尔文学数理学得快、学得好。但是,就如同新加坡,马来西亚需要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具备共同语言的能力,来适应需要共同语言的环境,这是中国、台湾、香港不需要创造的,也是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不需要创造的,它们本来就有,但马来西亚现在没有,马来西亚需要有,马来西亚的小孩一踏出校门,就得进入不同语言的环境,就面对不同语言能力的要求,马来西亚的小孩需要从小学习。
任何教育,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群翱翔;差一点的,也要让孩子能集体驰骋。既不能飞也不能跑,那是遗憾。如果从小就囿于小圈子里、井底里,那是悲哀!请不要把悲哀的事当成民族传统吧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